——在中国共产党梅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
来源:梅州日报
(2016年11月28日)
谭君铁
各位代表,同志们:
现在,我代表中共梅州市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,请予审议。
一、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
五年来,我们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,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以及省委的决策部署,立足梅州实际,紧紧围绕振兴发展目标,运用“两大振兴政策”,扭紧“三大抓手”,坚守“两条底线”,建设“一区两带”,推进绿色发展与振兴发展紧密结合,既要绿水青山,也要金山银山,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的态势。2015年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评估考核,梅州排名第一。
——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,聚焦产业和项目建设,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。2016年,预计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,分别是2011年的1.6倍、2.4倍、3.2倍。工业集聚效应初显。规划建设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,实施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,新增省级园区4个,上市公司增至9家,新三板挂牌企业16家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%以上。服务业加快发展。规划建设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,旅游主要指标综合考评连续三年居粤东西北地区第一,建成一批电商产业园、大型城市综合体和现代物流园。特色高效农业稳步发展。农业名牌产品占全省近一成,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。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.9%。
——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。统筹推进城乡建设,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突破。新增2条出省高速公路,实现“县县通高速”目标。梅汕高铁动工建设。扩建梅县机场,旅客吞吐量突破30万人次。国省道改造升级加快。完成梅江、汀江、韩江航道整治工程。粤电大埔电厂建成投产,高陂水利枢纽工程、五华抽水蓄能电站顺利动工,完成中小河流域治理上千公里。原中央苏区农村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应用试点加快推进,被列为创建“宽带中国”示范城市。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。梅县撤县设区,梅州市区面积从298平方公里扩展至3053平方公里。嘉应新区起步区建设扎实推进,建成广州大桥等一大批市政工程,引进一批富有实力的知名企业,推进新区开发,梅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4.8平方公里、人口突破65万。加大城镇建设力度,公共服务供给明显改善。全市城镇化率达47.8%,比2011年提高4.5个百分点。人居环境明显趋好。持续开展“绿满梅州”大行动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.8%。建设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,推动经济转型发展、绿色发展。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,3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初见成效,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,获评“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”。蕉岭获评世界长寿乡,大埔、梅县、丰顺获评中国长寿之乡。
——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。五年累计投入1061亿元用于民生建设,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77.7%。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/次,转移就业43万人/次,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。成功创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教育强市,“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”全覆盖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“十二五”评比中居粤东西北地区第一。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项目被列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。实施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,梅州五华足球队跻身全国甲级联赛。推进医疗体制改革,“医联体”试点工作收到良好成效。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,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%。完成两轮扶贫开发“双到”任务。全面推进依法治市,成为全省首批获得地方立法权的地级市之一。推进社会治理创新,连续8年获评“全省综治工作优秀市”,连续两次评为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。
——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。突出抓好经济领域、重点环节改革,制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,“三去一降一补”取得初步成效。推进行政审批改革,建成行政服务大厅、网上办事大厅和政府热线等平台,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压减一半以上,审批时限缩减64%。“营改增”税制改革全面落实。推进商事制度改革,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1.5%,总数达到19.6万家。推进司法体制改革。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。蕉岭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土地确权改革,入选全国创新典型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,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,健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,在全省率先建成“金融生态市”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,建立分级诊疗制度。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。推进传统媒体、文艺院团及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。成功举办第三、四届世界客商大会,在欧美、东南亚和港澳台设立15个经贸文化联络处、18个旅游推广中心,成为全国“一带一路”旅游推广十强城市。
——党的建设迈入新征程。切实增强党建主业意识,认真履行主体责任,全面加强党的建设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、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活动和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工作。制定《关于建设团结和谐勤奋敬业清正廉洁领导班子的意见》,出台加强乡镇干部培养使用管理的实施办法,着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。实施书记抓党建“联述联评联考”,驻点联系群众制度全覆盖,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得到有效整顿,基层治理扎实推进。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“四风”积弊得到有效整治。认真落实省委“三个区分”原则,构建容错减责机制,激发干部干事热情,惩治“为官不为”行为。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,保持反腐高压态势,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过去的五年,市委支持和保障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,加强立法领导,发挥人大监督作用。支持政协开展各项履职活动,推进协商民主,促进履职成果转化。加强统一战线工作,坚持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,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步。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,维护司法公正。重视国防教育,做好“双拥”工作。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人民团体和民族、宗教、对台等各项工作富有成效。
各位代表,同志们!
五年创业路,艰苦奋斗史。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,来之不易、令人鼓舞。这离不开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,得益于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,归功于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,凝聚着港澳台同胞、海外侨胞、驻梅单位、部队和武警官兵、各民主党派、无党派、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。在此,我代表中共梅州市第六届委员会,向为梅州振兴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、朋友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梅州广梅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粤ICP备14088282号 技术支持:出格